![](/eWebEditor/UploadFile/201232018459626.jpg)
宋王象之《舆地纪胜》中记载的淮安城北杜康墓、城东的刘伶台坚实的印证着淮安人与酒的渊源。曾任清代兵部尚书、礼部尚书的淮安人李宗昉,在贵州为官时作《黔记》,有“苗人富者以多酿以为胜”美誉茅台,流芳至今。国学大师、甲骨四堂之首、敦煌学创始人罗振玉,作为淮安人,他所研究的敦煌“飞天”造型,用到了外销的贵州茅台酒上,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符号。提到茅台酒,不得不提到“国酒之父”周恩来,是他让茅台酒走进了中南海,走进了开国第一宴。 机缘巧合的是,作为中国第一家茅台酒艺术博物馆发起人的赵晨,他的家与周恩来故居仅一水文渠所隔。枕水相望的赵晨出于对文化的敬仰,对伟人的崇敬。凭借他厚实的文化基础,丰富的茅台酒藏品,维护着茅台酒历史文化的厚重,引领着茅台酒收藏的方向。他用他的执着和认真,努力点亮属于茅台酒收藏的光芒。